陶瓷粉体的溶胶(图)
陶瓷粉体的溶胶(图)摘要:溶胶---凝胶法 是将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浓的溶胶转变为凝胶,再将凝胶干燥后进行煅烧,然后制得氧化物的方法。即先造成微细颗粒悬浮在水溶液中(溶胶),再将溶胶滴人一种能脱
溶胶---凝胶法是将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浓的溶胶转变为凝胶,再将凝胶干燥后进行煅烧,然后制得氧化物的方法。下面就由科众陶瓷厂家来进一步详细阐述陶瓷粉体的溶胶。
陶瓷粉体的溶胶即先造成微细颗粒悬浮在水溶液中(溶胶),再将溶胶滴人一种能脱水的溶剂中使粒子凝聚成胶体状(即凝胶),然后除去溶剂或让溶质沉淀下来变成凝胶。溶液的pH值、溶液的离子或分子浓度、反应温度和时间是控制溶胶凝胶化的4个主要参数。而溶液的pH值和反应温度是制备简单氧化物(如SiO₂)粉体的主要控制条件,不同组分溶胶的凝胶过程是不相同的,控制凝胶过程的主要参数需从总结实验数据中得到。
这种方法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用于制造ThO₂,所得ThO₂粉烧结性良好,可在1150℃温度下进行烧结。所得制品的密度为理论密度的99%,可见致密程度相当高。溶胶一凝胶法不仅可用于制备微粉,而且可用于制备薄膜、纤维、体材和复合材料。

陶瓷粉体的溶胶
其优缺点如下:
①高纯度粉料(特别是多组分粉料)制备过程中无需机械混合,不易引进杂质;
②化学均匀性好 由于溶胶凝胶过程中,溶胶由溶液制得,凝胶时,反应物在分子级水平均匀地混合;
③颗粒细 胶粒尺寸小于0. 1μm;
④该法可容纳不溶性组分或不沉淀组分 不溶性颗粒均匀地分散在含不产生沉淀的组分的溶液,经胶凝化,不溶性组分可自然地固定在凝胶体系中,不溶性组分颗粒越细,体系化学均匀性越好;
⑤掺杂分布均匀 可溶性微量掺杂组分分布均匀,不会分离、偏析。比醇盐水解法优越;
⑥化学反应比固相反应更容易进行,而且合成温度较低;
⑦工艺、设备简单,但原材料价格昂贵;
⑧烘干后的球形凝胶颗粒自身烧结温度低,但凝胶颗粒之间烧结性差,即材料烧结性不好;
⑨干燥时收缩大;
⑩溶胶一凝胶过程所需时间较长,一般需要几天或几周。
科众陶瓷是一家专业生产工业陶瓷的企业,主要从事氧化锆陶瓷和氧化铝陶瓷的研发和生产。我们可以根据您的图纸加工陶瓷产品,专业生产高精度陶瓷棒,陶瓷管,陶瓷环,陶瓷板,陶瓷法兰,陶瓷喷嘴,以及定制的精密陶瓷零件等。
有疑问?请点击下方按钮咨询客服
时间:2020-10-24 来源:科众陶瓷 点击:次